渴望知识,探索世界

时间:2023-12-25 00:22:14编辑:小潇

发生在19世纪的东、西方文明碰撞,缔造了今天的“全球化”,身处东亚的天朝、日本都被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尽管前者是不情不愿,后者是经历过挣扎之后全力支持。绿山的《发现东极》正是围绕医生、博物学家、“日本学之父”西博尔德的传奇人生展开,让我们看到日本现代化的萌芽。

书中从西博尔德在德国的求学开始讲起,显而易见的是,仅仅是当一名医生是无法满足精力充沛并对万物充满好奇的西博尔德。他在不到20岁的时候就对处于地球另一端的岛国日本充满好奇,搜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来了解这个遥远的国家。

虽然那个时候日本处于闭关锁国,但大航海时代的步伐仍旧将关于这个岛国的知识带到了欧洲,西博尔德所读的介绍日本的书籍里,最早的是1649年伯恩哈德所著的《日本王国志》,此外还有1727年版恩格尔贝特的《日本史》。读到这里的时候,就让人不禁感慨,我们还在闭关锁国的时候,欧洲列强的目光早已放眼全世界。要知道,天朝的魏源要到19世纪才创作《海国图志》这本介绍西方国家的综合性图书。

医学毕业之后的西博尔德毕业之后并没有立马就前往日本,那个时代可不像现在这么便利,只要有钱就能游遍世界。毕业之后的西博尔德在家乡行医,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帮助了不少人。也更能明显感受到他充沛的精力,在行医之余还能进行自然科学各个学科的探索研究。再次让人看到,仅仅当一名优秀的医生是无法满足他的,他那天才般无穷无尽的才能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来展现。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机会并没有让西博尔德等待太久,毕业后一年,他就有了一个去往东方的机会。当然,最初等待他的不是日本,而是位于东南亚的爪哇,相对来说,那里离日本很近了。更美妙的是,幸运女神再一次眷顾西博尔德,刚到爪哇不久,他就得到了一个前往日本的机会,这正是一个留给他的机会。

在抵达日本之前,书中记录了西博尔德的两次远航,一次是从荷兰鹿特丹到爪哇,一次是从爪哇到长崎。那个时候苏伊士运河还没有通航,那个时候远航的船只还是以风为动力的帆船,那个时候船上的生活条件还相当恶劣,也许一场暴风雨就会带走一船人的生命。但心中满是对探索日本的期待的西博尔德显然没有被航行的艰苦所打败,反而总是在困难之时充分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和能力来帮助船员。他的这份品质将为日后他在日本的科学考察之旅提供不少裨益。

在刚到长崎出岛的时候,因为德川幕府的政策,西博尔德这些外国人并没有进入内陆进行考察的机会。虽然德川幕府不让日本人与荷兰人交流,但显然的是,日本民间还是有不少对先进科学技术满怀憧憬的人期望能与西博尔德这样的人交流,在西博尔德为一位僧人进行了眼部手术之后,机会随之而来。精湛的医术不仅让西博尔德在长崎有了极佳的口碑,还让他邂逅了美妙的爱情。倒是没想到科技碾压日本的欧洲,代表了当时顶尖医术的西博尔德,在男女之事上且不如日本女子,虽然那女子也不是一般人。这让人看到了这位博物学家的另一面,在此之前真的是将毕生经历投入到科学之上。

当终于得到四年一次前往江户的机会之时,属于西博尔德的科学之旅真正来了。前往江户的觐见之旅,西博尔德一路上进行各种科考调查,随行的翻译以及作为监督的警察都是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幕府禁止,但这些接触过先进思想与科技的人眼见显然高于那时候大多数日本人,明白知识的重要性,这无疑帮助了西博尔德的调查研究。

比起利益,我更愿意相信对知识的渴望是驱动人类不断进步的原动力,在西博尔德身上我们正是看到了这份求知欲让他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然后又影响到周围越来越多的人,让知识之光遍布大地。

上一篇:阅读世界 探索未来!2023年“阳光关爱·i读计划”走进冕宁

下一篇:没有了